雖然**近一段時間以來,受歐洲債務危機和國內天津大無縫鋼管市場疲軟影響,鐵礦石價格呈現下跌態勢,但較去年同期依然顯高的鐵礦石價格,無疑是導致我鋼鐵企業低利潤的主因之一。據海關統計,1-9月份,我國進口鐵礦石平均到岸價格為165.74美元/噸,同比上升43.29美元/噸,升幅達35.35%。因進口鐵礦石價格上漲多支出外匯219.94億美元。 張長富指出,鐵礦石價格大幅上漲,靠企業降本增效已無力消化其大幅增加的成本。據中鋼協統計,1-9月份,77家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銷售利潤率僅為2.99%,明顯低于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平均利潤率水平。
并且,張長富說,這樣的利潤增長主要是得益于部分企業自有礦山、自發電、投資收益增加和包鋼稀土的盈利等因素,若扣除這些因素,鋼鐵企業的主業平均利潤率只有1.5%左右。盡管鋼鐵業利潤率并不理想,但今年前9個月鋼鐵業固定資產投資卻依然較高,達到3717億元,同比增長19.7%,比去年同期增速快15.5個百分點,其中冶煉和壓延類投資達到281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速加快19.7個百分點,同時非國有企業投資更大幅增長了39.3%。
張長富在發布會上還透露,中鋼協已開始和國外三大礦商討論建立一種新的鐵礦石定價機制。張長富說,探討建立新定價機制的想法已得到了三大礦山的積極回應,“從9月份開始雙方已經開始接觸并交流了各自的想法,但是現在一切還沒有定論”。但對于未來的定價機制是回到長協模式還是現貨模式,他并未透露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