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統計局**新公布數據來看,1-3月份國內GDP增速、固定資金投資增速以及制造業PMI指數均不是很理想,這也表明當前國內經濟復蘇仍緩慢。另外,從中厚板**直接下游-造船行業的數據來看,1-3月,全國造船完工量945萬載重噸,同比下降15.6%,其中海船為282萬修正總噸;截至3月底,手持船舶訂單量10700萬載重噸,同比下降24.6%,與2012 年底手持訂單持平。如此看來,下游需求增量還是不及預期。清明假期前后,雖然部分地區出現小幅的采購高峰期,但這一現象持續時間很短。近期又因為金融市場價格大幅下挫,下游采購商拖延采購進度,中厚板市場成交低迷、商家出貨不暢是價格下跌的主要原因。
整體來看,政策面利好難尋,終端工地持幣觀望、采購遲緩,粗鋼產量加速攀升,加之近日遠期市場表現不佳,均對“銀四”鋼市回暖形成阻礙,但究其**終根源,產能高企與需求有限之間的矛盾仍制約著鋼市徹底回暖。
根據目前鋼鐵行業既有產能加上在建產能計算,未來產能或可能超過10億噸,而目前的天津大無縫鋼管產能已超過未來可能出現的消費需求,可見鋼鐵行業的產能過剩已從過去的階段性過剩逐漸向****、長期過剩發展,并且無法通過時間的推移來化解。
其實,抑制產能早已成為行業共識,2011年末,工信部下達“十二五”期間工業領域19個重點行業淘汰落后產能目標任務,其中,鋼鐵行業的具體目標任務是淘汰煉鐵落后產能4800萬噸,煉鋼4800萬噸。但根據中鋼協今年1月發布的數顯顯示,去年全國新增粗鋼產能約4500萬噸,僅一年新增的產能就接近整個“十二五”期間淘汰總量?梢娂词固蕴浜螽a能的政策指標能夠順利完成,淘汰落后產能的速度也很難趕上新增產能的速度,也就是說產能過剩問題很難在短期內得到有效緩解。鋼鐵行業陷入了產能越淘汰越高企的怪圈。
綜合來看,在宏觀經濟面、鋼市供應面均不樂觀的情況下,再加上鋼廠出廠價跟跌,短期現貨市場將維持疲弱的格局,商家降價出貨的現象有可能延續,隨著氣溫回暖,市場需求有望放大,庫存仍有望得到緩慢消耗。下月市場跌幅將有所減緩,不會像前幾個月大幅回落,故預計5月份國內中厚板市場將窄幅調整的走勢,中間有小幅反彈的行情出現。
(文章來源:www.pafcomba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