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某一變形程度開始發生再結晶并且得到極粗大晶粒,這一變形程度稱為&變形程度或臨界應變。實驗證實,當變形程度小,退火時只發生多邊化過程,原始晶界只需做距離遷移(約晶粒尺寸的數百萬分之一至數十分之一)就足以消除應變的不均性。當變形程度達到6時,個別部位變形不均勻性很大,其驅動力足以引起晶大規模移動而發生再結晶。
但由于此時形核率"小,形核率與晶核長大速度6比值亦小,因而得到粗大晶粒。增高,再結晶晶粒不斷細化。變形溫度升高,變形后退火時所呈現的臨界變形程度亦增加。這是因為高溫變形的同時會發生動態回復,使變形儲能降低之故。這一現象說明,為得到較細晶粒,高溫變形可能需要更大的變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