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發展與科技環保部專家張臨峰在會議報告中指出,當前,我國鋼鐵綠色發展過程中仍存在以下主要問題與難點:部分企業環保管理重視程度不足,環境管理粗放,水平參差不齊、重視程度不夠,不能認真履行污染治理主體責任;存在污染防治設施不正常運行、煙氣直排等超標排放行為;相當多企業管理相對粗放,固廢產生、流轉、回用沒有部門統一協調,由下屬多個輔業單位分別自行處置或外委處置,固廢利用業務經營分散,脫硫副產物、鋼渣等固廢堆積或回填。
大多數企業的情況是治理設施都上了,該封閉的都封閉了,該上除塵的都上了,但管理還有不足,并沒有真正發揮治理效果。隨著****從****環保管理人員配置、環保設施運行人員素質等方面對鋼鐵行業要求愈來愈嚴格,超低排放改造技術難度越來越大。以燒結為例,執行過程中穩定達標有難度。僅實現NOX小于每立方米100毫克,需增加中溫選擇性催化還原技術或活性炭等末端處理設施,每臺360平方米燒結機需投資1億元以上,運行成本在15元/噸以上?紤]現有工藝技術水平,要長期穩定運行同時滿足SO2≤35毫克/標準立方米、顆粒物≤10毫克/標準立方米、NOX≤50毫克/標準立方米,從先進、可靠、適用、經濟考慮,現有技術支撐難度大、經濟代價高。
在談到天津大無縫鋼管等鋼鐵產業結構調整和工藝結構優化,解決區域環境容量問題時,張臨峰指出,必須堅持以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為主線,嚴禁新增產能,提高重點區域過剩產能淘汰標準,從而提高鋼鐵行業節能環保水平。
嚴禁新增產能的具體措施是:不得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備案新增產能的鋼鐵項目;建設煉鐵煉鋼項目須進行產能置換、減量置換,河北等環境敏感區域置換比例不低于1:1.25。
加大鋼鐵落后產能淘汰力度的具體措施是:堅決貫徹《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鼓勵各地制定范圍更廣、標準更嚴的落后產能淘汰政策;通過綠色指標界定落后產能標準,淘汰能耗高、污染強度大的產能,使行業整體設備能效水平提高,煤炭消耗和電力消耗水平降低;針對存在很多獨立熱軋加工企業的現狀,要規范研究煤氣發生爐污染排放問題和能源利用效率問題。
推動兼并重組,促進節能減排的具體做法是:堅持通過推進兼并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這樣有利于推動能源梯級利用、系統優化、污染物綜合治理等節能減排技術與手段的應用,也有利于企業內部的錯峰生產安排。
談到推動裝備大型化、促節能減排的問題時,張臨峰認為,相關部門出臺的超低排放改造工作方案征求意見稿中強調加大重點區域產能壓減力度,淘汰130m2以下燒結機、1000m3以下高爐,炭化室高度在4.3m及以下、運行壽命超過10年的焦爐。從長遠看,冶金工業推進裝備大型化有空間。因為,在同等產能下,大型冶煉設備出爐或出鐵、出鋼次數少,陣發性污染較輕。以200萬噸的焦化廠為例,7.63米、7米、6米、4.3米頂裝焦爐,每天推焦次數分別為113次、172次、255次、357次,出爐次數越少,裝煤和推焦的陣發性污染物排放量越少。又如,在同等產能下,小型冶煉裝備有組織污染排放源多,無組織排放的不可控環節多,環境監控難度大,環保改造難度大。以年產110萬噸的焦爐為例,碳化室高7米的焦爐泄露口數量比6米焦爐減少23.6%,密封面長度減少8.5%,每天打開各泄露口次數減少31%,從而大大減少有害氣體排放,改善煉焦生產操作環境。